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金山檢漂&檜木回收

今天禮拜五沒工作做 就決定去北海岸晃晃 看有沒有漂可以撿


藉口找朋友去海岸散心 其實是挖他去撿漂做苦力 哈哈


由於沒有撿漂經驗 只好靠嗅覺 有香就拿


走北二高到了萬里沿著海岸往金山開


由於颱風在外海不遠處 海邊的浪足足有半層樓高吧...嚇死人


為了安全一路找安全的點撿


換了3 4個地方一直撿不到有"香"的漂


直到金山某個警察局對面才有收穫(撿完要搬上車才發現警察局在對面....Orz)


本來只想撿撿小料而已


意外找到一塊長200多公分的樟木


開始拿起折合鋸 徒手鋸木 這還真不是普通難鋸....奮鬥了約10分鐘有吧



被找來做苦工的熊哥也努力鋸阿鋸 鋸阿鋸...還不時傳出幹角聲




切成三塊




完成 搬到警察局對面的路邊邊 小心小心...




由於熊哥最後鋸到賭爛 直接用摔得 所以變這樣....另一塊有個大洞....悶




有收穫就回家摟


熊哥說他前陣子幫客人換窗戶 鐵門 拆了一些疑似檜木的木頭


被他鋸成小塊的..........只能說心疼阿....


馬上接著去他家工廠處理一下


3 4袋門斗檜木 大部分都被蟲吃過...


 


還有6 7片窗戶料


照樣拆掉帶走





整台車裝滿滿 家裡快放不下了 看來得做些架子來擺木頭了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古琴和她的桌子~木工展

星期日結束在分享工房的木工課程


隨即前往位於中影文化城對面的觀想藝術中心


參觀陳幼健老師策畫的展覽


一進門眼睛就被"那位木匠的琴桌"吸引住


這似乎就是每位木工人夢想中的工作桌嘛...


不論功能 藝術感 細緻度 都很完美 


作品裡面富含老師的各種創意


讓我好感動阿


7組桌子與琴 各各都有看頭


結合古早家俱榫卯 又不過於老式 再加入個人創意 發想出的現代家具作品 這就是我想在未來能達成的目標


大家一定要去看看押!!


絕對不虛此行 推推推


 





古琴和她的桌子~一個古琴的新故事






展出地點:觀想藝術中心   tel  02 2880-3818
                    
台北市至善路二段33

展出時間:20101023()-1031()
                    
上午10:00-下午8:00(週一公休
)

活動內容:1023() 下午2:00 開幕茶會
                    10
24() 下午2:00 藝術家分享座談
                    10
30() 下午2:00 古琴介紹
                    10
31() 下午2:00 古琴演奏及雅集




展覽「古琴和她的桌子」由學習斲琴與細木作多年的陳幼健策畫展出。



陳幼健旅居美國期間,工作之餘,醉心於家具創作( studio or art furniture),回台後又因緣拜師學習中國古琴製作,並和細木作老師傅學習中國傳統榫接。這次展覽,將已有三千多年文人修身的古琴的美,配上為每一張古琴個別創作的琴桌,一同呈現,讓每一張琴和她的桌子,都擁有一個獨特的空間,去顯現出各自的風韻。與他之前在美國展出的家具風格不同,雖然依舊保有多材質的特性,但加入了很多中國的榫卯結構,簡化了造型,更增加由製琴學來的天然漆的技巧,讓作品有些色彩的變化。



除了陳幼健創作的二隻琴與五張琴桌外,還邀集了一同在梓作坊古琴造作工坊斲琴同學的古琴作品,與「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老師與同學製作的琴桌。斲琴與細木作是近兩年才慢慢被認識的工藝,製琴過程繁複講究,由選材、製肧、造型、上灰、上漆、試弦,往往製一張琴要數月乃至數年的時間;而細木作從設計製圖、選材、刨型、製榫、膠合、砂磨、塗裝每個環節都有技術與巧妙,這兩項傳統工藝在這次展出加入創新的設計,讓琴與琴桌有了不同的藝術面貌。



這次的展出將不同於以往琴人的展琴的方式,而將琴以視覺藝術的方式呈現,也不忘她歷史文化的背景。在展覽期間,還加入了古琴製作與琴樂的介紹與經驗交流活動,並以古琴的演奏會作為展出的完美結束。希望這種形式的展覽,給台灣的製琴人一些省思與參考。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樟木三腳凳 & 湯匙 叉子




先前去大溪老街遊玩 買了幾塊店家裁剩的料 有紅花梨 樟木 烏心石 柚木 等等的散料


樟木料的大小做凳子剛好合適 翻出檜木舊料當椅腳 做起凳子來 第一次做三角的凳子 真怕完成後會翻....


首先鉋料 裁切 鋸榫頭  斜度取75度 先將三隻腳都完成



再來做榫孔 先用電鑽處理再來修 家裡剛好有75度的小料 可以比對 以免鑽歪


第一次鑿這麼深的又有斜度的孔 還挺不順手的



榫頭 榫孔都完成哩




樟木有裂痕 賣我的店家已經用黏膠膠合過了 不過我怕以後會裂 所以加了個蝴蝶榫 拿了塊柚木小料來填




全部磨至1500番


上了蜂蠟的檜木質感百分百


樟木則變的黑媽媽的 





膠合完成瞜 正面照



 


背面照


感覺腳應該用漂流木會比較適合...問題是我沒有


試坐還算穩 不會翻 不過不適合用來墊腳拿取物品 會有危險性




工作的午休時間 師傅們都在睡午覺


我這人沒睡午覺的習慣 就算躺下去也睡不著 就利用這時間取出我的三木章左手用雕刻刀


開始削削削 磨磨磨


這是幫愛刀做的檜木刀套




叉子也是第一次製作


做的不是很好 尤其是刀尖部分 齒缝 部分



這刀尖的厚度不知會否太大 我很怕削太細會斷掉




尾巴做個黑桃照型





小湯匙





大合照